研究动态

随着近些年便携式电子设备、零排放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人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锂离子电池 (LIBs)技术与机理,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更快的倍率性能和更好的安全性。

本研究工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的Li3P/C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这种Li3P/C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结构特征为将Li3P超细纳米团簇嵌入到微米级的多孔碳颗粒中。在电化学过程中,受益于其独特的微/纳米结构,电子能够在多孔碳骨架导电通道中迅速传输;同时,负极活性材料Li3P被限域于多孔碳孔隙中,可有效在二次颗粒层次抑制体积变化和获得稳定SEI界面结构,从而避免了整个Li3P / C负极的结构塌陷。最终可实现在0.1 C初始脱锂过程中791mAh/g的高可逆锂离子比容量(根据Li3P/C的质量计算),同时在6 C高倍率充放电中,也表现出高的倍率性能(75%0.5 C时的可逆容量)与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这种新型的Li3P/C高容量含锂合金负极,能与高容量的不含锂正极(SV2O5FeF3)匹配,有望构筑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全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以“Confining ultrafine Li3P nanoclusters in porous carbon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为题发表在期刊Nano Research上。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字体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