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系统,其长寿命、低成本以及地壳中钠元素储量丰富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硬碳因其优异的导电性、结构稳定性、低电压平台以及耐腐蚀性等众多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产业化潜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其低的首次库伦效率(通常小于80%)严重阻碍着进一步的产业化进程。因此,开发一种与现有电池制备技术相容性高且简单、高效的钠补偿方法来提升全电池的能量密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及产业化应用价值。

本实验室团队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廉价易得的预钠化溶液,在电极尺度上对负极材料进行钠补偿,该溶液是一种可溶解金属钠的具有低氧化还原电位的溶液。以硬碳电极为例,使用该预钠化溶液可在硬碳负极表面预先形成一层SEI膜,且一定数量的活性钠离子也会预储存到硬碳电极中,通过控制该溶液的添加量,可以有效且可控的调控硬碳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67-96%)。Na0.9[Cu0.22Fe0.30Mn0.48]O2为正极和预钠化的硬碳为负极组装的钠离子全电池,相较于采用没有预钠化的硬碳负极组装的钠离子全电池而言,其能提供更高的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240 vs. 141 Wh kg −1)。该预钠化方法不会在电极上引入其他副产物或惰性残留物,可最大化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这种简单高效的预钠化方法也可普适于钠离子电池其他负极材料,如TiO2Sn等,同时能通用于锂离子电池预锂化。相关研究工作以“A Simple ElectrodeLevel Chemical Presodiation Route by Solution Spraying to Improve the Energy Density of Sod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材料类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字体大小[ ]